農(nóng)村總有人說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,這句話什么意思?
@民工札記
農(nóng)村總有人說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”,這句話什么意思?
我是民工札記南八,我在農(nóng)村生活二十多年,我來說說這句話的意思。
在我還未讀小學的時候,我跟著爺爺去宋家集趕集,走到孫莊家后的時候,路邊剛好有口井。我去看井。爺爺告訴我: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?!蔽耶敃r就問爺爺,為什么要這么說?爺爺當時給我解釋了二人不看井。爺爺說:“兩個人一起看井,你若是被一個人推進井里,誰知到呢?”那以后我就記住爺爺?shù)脑捔恕?/p>
各位,不要吐槽我爺爺為什么要給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說這么黑暗的話。有時間,我把我爺爺?shù)墓适轮v給大家聽。
我們接著說,這一人不進廟。廟,雖然是宗教場所,但是在古代,誰也不知道廟里住著的都是什么人。你看看電視劇里,往往人遭遇變故,都會出家為僧。而這些人就隱藏在廟里了,青燈古佛,是了不了余生的。何況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,江洋大盜為躲避追捕也會藏于廟,潰敗兵匪也會。你一個人走進去就不知道有什么危險了。這只是一種說法,另外還有個說法就是一個人進廟,廟里有很多貴重的東西,會有瓜田李下的嫌疑。
再說三人不抱樹。這個有的說是三個人抬木頭,兩個人故意使壞,就把中間的那個人給壓死了。還有人說,是三個人抱很粗的大樹,每個人都看不到每個人的面孔,不知道每個人在想什么,準備做什么。
總之,這三句話的目的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@歷來現(xiàn)實“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三人不抱樹,獨坐莫憑欄”這句古代諺語,直到現(xiàn)在仍有其警示意義。
“一人不進廟”,里面隱藏了至少兩層含義,寺廟里供奉的當然是神佛,因果的循環(huán)報應不一定會落在誰身上,誰都有小小的過失,單獨面對莊嚴的神佛時,未免膽怯;古代僧眾來源復雜(詳情可參照《水滸》),免不了有些歹人混跡其中,一個人進廟宇,尤其是那些荒廢已久的廟宇,誰知道能碰到什么危險情況?
放到現(xiàn)代意思上來理解,單獨不要去陌生、荒涼的地方,趕上荒郊野外、手機信號不好,遇到危險就會呼天天不應、呼地地不靈。
“二人不看井”,古代有兩個趕考秀才一起行路,一個低頭看井的工夫,另一個人就把他推入井中溺亡,至于殺人動機,無非是為了占有對方的盤纏、貪圖對方家中美眷、做掉一個潛在競爭對手等等。兩個人的危險性在于事發(fā)地沒有人證,所謂“知人知面不知心”,可能傷害你的正是你平日里自以為是的好朋友好哥們。
放到現(xiàn)代意識上理解,就是不要輕信別人,尤其是剛剛認識的酒肉朋友,哪怕是長時間的交情,你都永遠也不會猜到對方的內(nèi)心真實想法。
“三人不抱樹”,三個人共同扛一棵樹干,兩人在兩邊,一人在中間,假如你不幸處于前邊,中間那人一旦使壞,往后挪挪,另外兩人都輕松了,你的負擔勢必加重了,扛到最后,累到吐血累出內(nèi)傷的只能是你。
放到現(xiàn)代意識上理解,三個職場同事相處,盡量不給另外兩個人單獨相處的空間,要始終戒備防范另外兩個人議論、算計你。
不管是一人不進廟,二人不看井,還是三人不抱樹,都是警告你,不要相信任何人,要有“防人之心不可無”的防范意識。
“獨坐莫憑欄”,獨坐憑欄者,多半是有著傷心之事,心情十分苦楚,這種情況下憑欄望水,苦嘆人生。想開了當然好,萬一想不開發(fā)了魔怔,鉆了牛角尖,很容易跳進水里了斷性命。
其實在現(xiàn)代社會中,多少徘徊在橋頭水堤旁邊的傷心人,最終也選擇了那條不歸之路。流水會使人產(chǎn)生恍惚之感,動搖心智。多愁善感的人見到流水,忍不住會想到“ 人生恰似東流水,莫讓年華誤夢鄉(xiāng)”;自感身心疲憊的人投水自殺,認為水會蕩滌自己的心靈;自覺罪孽深重的人選擇投水自殺,多半會覺得只有流水才能洗清自己的罪惡;人生處在胚胎狀態(tài)時,就處于母親羊水的包圍之中,當人們看到水時,很容易產(chǎn)生親近的想法,遇到心情不順時,這也是個極度危險的想法。
提示:本網(wǎng)部分文章內(nèi)容轉(zhuǎn)載于網(wǎng)絡,轉(zhuǎn)載之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服務廣大人民為初衷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!如圖片、文字及視頻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(lián)系右下角本站客服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,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!
